Rss & SiteMap

中国整体芳香疗法论坛 http://www.ediy.cn/index.asp

中国整体芳香疗法协会,中国芳香疗法论坛,中国专业的芳香疗法论坛、现有上千同兴趣的朋友在讨论适合中国的芳香疗法,也是国内知名的芳香疗法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资料整理]你买的是干姜还是鲜姜精油?

1楼
raybit 发表于:2011-7-28 11:33:25

现代科学在鲜姜精油和干姜精油中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中有两种在鲜姜精油中未检测出,有12种在干姜精油中未检测出,相对含量在3%以上的成分在鲜姜和干姜中都有8种;鲜姜精油色泽透明、辛香、有柠檬味、略带鲜花香气,而干姜精油色泽深,辛香,不具有鲜姜所特有鲜花香气。

2楼
raybit 发表于:2011-7-28 11:41:16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禁服。

化学研究:
干姜油含挥发性成分:α-姜烯(α-zingiberene),牻牛儿醇(geraniol),β-甜没药烯(β-bisabolene),橙花醇(nerol),1,8-桉叶素(1,8-cineole),α-松油醇(α-terpineol),龙脑(borneol),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芳樟醇(linalool),甲基壬基酮(methylnonyl ketone),樟烯(camphene),柠檬烯(limonene),倍半水芹烯(sesquiphellandr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及乙酸孟酯(menthylacetate)等70多种;辛辣成分:6-姜辣醇(6-gingerdione),6-姜辣酮(6-shogaol),8-姜辣烯酮,5-去氧-6-姜辣醇(6-paradol),6-辣辣二醇(6-gingediol),6-姜辣二醇-5-乙酸酯(6-gingediol-5-acetate),6-姜辣二醇-3-乙酸酯(6-gingediol-3-acetate),6-姜辣二醇双乙酸酯(6-gingediacetate)及6-甲基姜辣二醇双乙酸酯(6-methylgingediacetate)等;二芳基庚烷类成分:姜烯酮(gingerenong)A、B、C异姜烯酮B(isogingerenoneB),六氢姜黄素(hexahydrocurcumin),内消旋-3,5-二乙酰氧基-1,7-双-(4-羟 基-3-甲氧基苯基)-庚烷[3,5-diacetoxy-1,7-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heptane],3,5-二乙酰氧基-1-(4-羟 基-3,5-二甲氧基苯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庚烷[3,5-diacetoxy-1-(4-hydroxy-3,5-eimethoxyphenyl)-7-(4-hydroxy-3-methoxyphenyl)-heptane],(3S,5S)-二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庚烷[(3S,5S)-di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7-(4-hydroxy-3-methoxyphenyl)-heptane],(3S,5S)-3,5-二羟基-1,7-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庚烷[(3S,5S)-3,5-dihydroxy-1,7-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heptane],5-羟基-7-(4羟基苯基)-1-( 4-羟基-3-甲氧基苯基)-3-庚酮[5-hydroxy-7-(4-hydroxyphenyl)-1-(4-hydroxy-3-methoxyphenyl)-3-heptanone],3,5-二乙酰氧基-7-(3,4-二羟基苯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庚烷[3,5-diacetoxy-7-(3,4-dihydroxyphenyl)-1-(4-hydroxy-3-methoxyphenyl)-heptane],5-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β-3-庚酮[5-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7-(4-hydroxy-3-methoxyphenyl)-3-heptanone],5-羟基-7-(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4-羟基-3-甲摒 在苯基)-3-庚酮[5-hydroxy-7-(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4-hydroxy-3-methoxyphenyl)-3-heptanone],(3R,5S)-3,5-二羟基-1,7-二-(4-羟基-3-甲氧基苯基)-庚烷、(3S,5S)-3,5-二乙酰氧基-1,7-双-(3,4-二羟基苯基)-庚烷[(3S,5S)-3,5-diacetoxy-1,7-bis-(3,4-dihydroxyphenyl)-heptane]及7-(3,4-二羟基苯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4-庚烯-3-酮[7-(3,4dihydroxyphenyl)-1-(4-hydroxy-3-methoxyphenyl)-hept-4-en-3-one]等。干姜还含6-姜辣磺酸(6-gingesulfonic acid),5-外-羟基龙脑-2-O-β-D-吡喃葡萄糖甙(angelicoidenol-2-O-β-D-glucopyranoside)及姜糖脂(gingerglycolipid)A、B、C。

药理作用:
药理实验实验表明具有兴奋豚鼠离体肠管、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及心脏呼吸中枢、兴奋心脏、抗组胺、抑菌、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


药(毒)理学
生姜精油小鼠ip的LD50为1.23±0.11ml/kg(P=0.95),ig的LD50为3.45±0.28ml/kg(P=0.95)。小鼠死前曾先后出现活动减少、共济失调、肌肉松弛、静卧、颈腹部接触笼底,最后因呼吸麻痹死亡。小鼠1次ig干姜石油醚(30-60℃)提取物观察7d的LD50为16.3±2.0ml/kg(p=0.95),小鼠20只,ig干姜水提物120g生药%,观察7d,见动物死亡。干姜浸剂对小鼠SC给药的LD50为33.5g/kg。

药理作用:
1. 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干姜浸剂对小鼠自发运动有抑制倾向, 能延长环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干姜浸剂与半夏浸剂同用对中枢神经的作用较单用为强, 对小鼠的自发运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显著延长环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 提示二者有协同作用.姜的多种成分都有中枢抑制、加强镇静催眠和对抗中枢兴奋药的作用.干姜的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干姜浸剂及干姜浸剂与半夏浸剂合用时均可使离体心脏自主运动增强.干姜浸剂 0.25g/kg给大鼠静脉注射, 先出现一过性升压作用, 然后出现降压作用, 并能增强心房自主活动.
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干姜浸剂和半夏浸剂联用时对应激性溃疡有抑制作用.干姜浸剂能抑制胃液酸度和胃液分泌, 其抑制应激性溃疡的作用与此有关.但亦有报告指出, 干姜水煎液(4.5g/kg)灌胃对大鼠的应激性胃溃疡、醋酸诱发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消炎痛型胃溃疡无抑制作用;而炮姜(干姜饮片经砂烫炮制而成)水煎剂(4.5g/kg)灌胃对大鼠的应激性胃溃疡、醋酸诱发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但对消炎痛型胃溃疡无作用.
4. 抗炎作用 干姜的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干姜浸剂和姜烯酮灌胃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无明显作用, 姜烯酮剂量增加1倍则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其强度弱于消炎痛5mg/kg的作用.
5. 抗缺氧作用 干姜醚提取物有抗缺氧作用, 能延长常压缺氧和氰化钾中毒小鼠缺氧的存活时间;也能延长断头小鼠所致急性脑缺血缺氧后呼吸维持时间, 但对亚硝酸钠中毒小鼠存活时间仅有延长倾向, 对小鼠低温存活时间无影响.
6. 其他作用,干姜水提取物和干姜挥发油灌胃能明显预防大鼠实验性血栓的形成.干姜水煎液(10mg/ml)有延长凝血时间并使纤维蛋白部分溶解的作用.干姜浸剂对末梢性催吐药硫酸铜诱发的蛙呕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干姜煎剂对中枢性催吐药阿扑吗啡及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均无抑制作用.干姜浸剂能抑制血管通透性, 与半夏浸剂同用有利尿作用.姜辣素、姜烯酮有显著的灭螺作用.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应用与配伍:
1.用于脘腹冷痛,寒呕,冷泻。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 治胃寒呕吐,脘腹冷痛,每配高良姜用,如二姜丸。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多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丸。
2.用于亡阳证。本品性味辛热,能回阳通脉。故可用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之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如四逆汤。
3.用于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本品辛热,善能温肺化饮,常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
4、治疗外伤化脓性感染:用生姜自然调入干姜粉敷于创面,以无菌敷料覆盖,每日换药2~3次。(《中医杂志》1989;30(2):41)
5、治疗遗尿:用干姜15g,加入200ml水,煎至100ml滤渣取液和面粉调成糊状,摊于3块2寸见方布上,晒干即成,选中极、三阴交将此姜饼置于穴上,艾灸,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3天为1疗程。(《陕西中医》1987;8(11):35)

①《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
②《别录》:"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
③《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
④《唐本草》:"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
⑤《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
⑥《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
⑦王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亦。""经炮则温脾燥胃。"
⑧《医学入门》:"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澼,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
⑨《药品化义》:"炮姜,退虚热。"
⑩《长沙药解》:"燥湿温中,行郁降浊,下冲逆,平咳嗽,提脱陷,止滑泄。"

【各家论述】
1.张元素:干姜本辛,炮之稍苦,故止而不移,所以能治里寒,非若附子行而不止也。理中汤用之者,以其回阳也。
2.李杲:干姜,生辛炮苦,阳也,生用逐寒邪而发表,炮则除胃冷而守中,多用之耗散元气,辛以散之,是壮火食气故也,须以生甘草缓之。辛热以散里寒,同五味子用以温肺,同人参用以温胃也。
3.朱震亨:干姜,入肺中利肺气,入肾中燥下湿,入肝经引血药生血,同补阴药亦能引血药入气分生血,故血虚发热、产后大热者,用之。止唾血、痢血,须炒黑用之。有血脱色白而夭不泽,脉濡者,此大寒也,宜干姜之辛温以益血,大热以温经。
4.《纲目》:干姜,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又能去恶养新,有阳生阴长之意,故血虚者用之。凡人吐血、衄血、下血,有阴无阳者,亦宜用之,乃热因热用,从治之法也。
5.《本草经疏》:炮姜,辛可散邪理结,温可除寒通气,故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出汗,逐风湿痹,下痢因于寒冷,止腹痛。其言止血者,盖血虚则发热,热则血妄行,干姜炒黑,能引诸补血药入阴分,血得补则阴生而热退,血不妄行矣。治肠僻,亦其义也。6.《本草正》:下元虚冷,而为腹疼泻痢,专宜温补者,当以干姜炒黄用之。若产后虚热,虚火盛而唾血、痢血者,炒焦用之。若炒至黑炭,已失姜性矣。其亦用以止血者,用其黑涩之性已耳。若阴盛格阳、火不归元及阳虚不能摄血,而为吐血、衄血、下血者,但宜炒熟留性用之,最为止血之要药。
7.《药品化义》:干姜干久,体质收束,气则走泄,味则含蓄,比生姜辛热过之,所以止而不行,专散里寒。如腹痛身凉作泻,完谷不化,配以甘草,取辛甘合化为阳之义。入五积散,助散标寒,治小腹冷痛;入理中汤定寒霍乱,止大便溏泻;助附子以通经寒,大有回阳之力;君参术以温中气,更有反本之功。生姜主散,干姜主守,一物大相迥别。......炮姜,退虚热。
8.《本草崇原》:《神农本经》止有生姜、干姜,而无炮姜,后人以干姜炮黑,谓之炮姜。《金匮要略》治肺痿用甘草干姜汤,其干姜亦炮:是炮姜之用,仲祖其先之矣。姜味本辛,炮过是辛味稍减,主治产后血虚身热,及里寒吐血、衄血、便血之证。若炮制太过,本质不存,谓之姜炭,其味微苦不辛,其质轻浮不实,又不及炮姜之功能矣。即用炮姜,亦必须三衢开化之母姜,始为有力。
9.《本草求真》: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仲景四逆、白通、姜附汤皆用之。且同五味则能通肺气而治寒嗽,同白术则能燥湿而补脾,同归芍则能入气而生血,......
10.《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僻下痢。生者尤良。
11.《胡录》: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
12.《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
13.《唐本草》: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
14.《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
15.《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
16.王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赤。经炮则温脾燥胃。
17.《医学入门》: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僻,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
18.《长沙药解》:燥湿温中,行郁降浊,下冲逆,平咳嗽,提脱陷,止滑泄。

3楼
raybit 发表于:2011-7-28 11:49:15


生姜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 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此外,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

性能:味辛,性温。能开胃止呕,化痰止咳,发汗解表。
用途:用于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痰饮呕吐,胃气不和的呕吐;风寒或寒痰咳嗽;感冒风寒,恶风发热,鼻塞头痛。
用法:煎汤,绞汁服,或作调味品;子姜多作菜食。
注意:阴虚,内有实热,或患痔疮者忌用。久服积热,损阴伤目。高血压病人亦不宜多食。

生姜含挥发油,主要为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芳樟醇等;又含辣味成分姜辣素,分解生成姜酮、姜烯酮等。此外,含天门冬素、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等。口嚼生姜,可引起血压升高。姜辣素对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可使肠张力、节律和蠕动增加。有末梢性镇吐作用,有效成分为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体外实验,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中药化学成分
生姜含挥发性成分:α-姜烯(α-zingiberene),β-檀香萜醇(β-santalol),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β-甜没药烯(β-bisabol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姜醇(zingiberol),紫苏醛(perillaldehyde),橙花醛(neral), 牻牛儿醛(geranial),2-蒈醇(2-caraneol),3-蒈醇,樟烯(camphene),β-罗勒烯(β-ocimene),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β-金便欢烯(β-farnesene),月桂烯(myrcene),β-蒎烯(β-pinene),2-龙脑(2-borneol),柠檬醛(citral),7-孟烯[7-menthene],异小茴香醇(isofenchyl alcohol),α-金合欢烯,1,3,3-三甲基三环[2.2.1.02,6]-庚烷[1,3,3-trimethyltricyclo[2.2.1.02,6]heptane],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二环[3.1.1]-2-庚烷[2,6-dimethyl-6-(4-methyl-3-pentenyl)-bicyclo[3.1.1]-2-heptene],1,3,3-三甲基-2-氧杂二环[2.2.2]辛烷[1,3,3-trimethyl-2-oxabicyclo[2.2.2]octane],1-(1,5-二甲基-4-已烯基)-4-甲基苯[1-(1,5-eimethyl-4-hexenyl)-4-methylbenzene]及高良姜萜内酯(galanolactone)等数十种;辛辣成分:6-姜辣醇(6-gingerol),3-姜辣醇,4-姜辣醇,5-姜辣醇,8-姜辣醇,10-姜辣醇,12-姜辣醇,6-姜辣二醇(6-gingediol),4-姜辣二醇,8-姜辣二醇,10-姜辣二醇,6-甲基姜辣二醇(6-gingediol),4-姜辣二醇,8-姜辣二醇,10-姜辣二醇,6-甲基姜辣二醇(6-methylgingediol),4-姜辣二醇双乙酸酯(4-gingediacetate),6-姜辣二醇双乙酸酯,6-甲基姜二醇双乙酸(6-methylgingediacetate),6-姜辣二酮(6-gingerdione),10-姜辣二酮,6-去氢姜辣二酮(6-dehydrogingerdiong),10-去氢姜辣二酮,6-乙酰姜辣醇(6-acetylgingerol),6-姜辣烯酮(6-shogaol)等。生姜还含呋喃大牻牛儿酮(furanogermenone),2-哌啶酸(pipecolic acid)及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丝氨酸(serine)等多种氨基酸。


药理作用:
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生姜是治疗盐酸-乙醇性溃疡的有效药物, 其有效成分为姜烯, 具有保护胃黏膜细胞的作用.在芳香健胃生药中, 特别是姜科植物中多含有姜烯等萜类精油成分, 是健胃生药的有效成分之一.生姜煎剂对犬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抑制与兴奋的双向作用, 最初数小时内抑制, 以后则继以较长时间的兴奋.生姜煎剂(10%)1.2mg/只给大鼠灌胃, 可显著抑制盐酸性和应激性胃黏膜损伤, 用消炎痛阻断PG合成后, 生姜的保护作用消失, 说明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促进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PG有关.生姜能使胃蛋白酶作用减弱, 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增强.生姜可严重破坏胰酶中的淀粉酶, 使胰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显著下降.还可抑制淀粉酶中的β-淀粉酶, 阻碍淀粉糖化.生姜可作用于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系统, 有抑制胃机能及直接兴奋胃平滑肌的作用.利用大鼠小肠还流法对磺胺脒的吸收促进作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生姜的水提取物有显著的吸收促进作用, 增强其生物利用度, 充分发挥疗效.生姜浸膏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狗的呕吐.从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亦有止呕效果, 最小有效量为 3mg, 对中枢性催吐药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及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均无效, 故认为生姜有末梢性镇吐作用.家兔经消化道给予姜油酮可使肠管松弛, 蠕动减退.生姜是驱风剂的一种, 对消化道有轻度刺激作用, 可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加, 有时继之以降低, 可用于因胀气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绞痛.实验表明: 生姜油对大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治疗作用, 能使血清SGPT降低;对小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预防作用, 并能降低BSP潴留量.生姜蜂蜜封存液5ml/kg给大鼠灌胃, 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亦有治疗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 血清SGPT和SGOT明显降低, 肝小叶破坏、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亦较轻;对60%乙醇所致之大鼠肝损伤同样有效.

2. 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作用 生姜醇提取物对麻醉猫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 对心脏也有直接兴奋作用.正常人口嚼生姜1g(不咽下), 可使收缩压平均升高1.489 kPa(11.2mmHg), 舒张压上升1.862kPa(14mmHg).对脉率则无明显影响.生姜的水提取物能显著减少人血小板标记花生四烯酸(AA)生成 TXB2及 PGS 的量, 降低 PG 内的过氧化物的形成, 并有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生姜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生姜油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 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 对抗戊四氮惊厥, 镇痛, 并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对中枢神经的作用部位是脊髓以上水平,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兴奋突触的易化过程有某种联系.生姜油0.4ml/kg给大鼠灌胃, 对蛋清性足肿有显著抑制作用, 作用维持5小时, 强度近似阿司匹林300mg/kg;0.25ml/kg给大鼠灌胃, 可显著抑制棉球肉芽肿, 并使胸腺萎缩, 肾上腺重量增加, 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生姜油0.25~0.4ml/kg灌胃,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肿胀、组胺或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有显著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鲜姜注射液 5g/kg 或 10g/kg, 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生姜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内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其作用与浓度呈依赖关系.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生姜根提取物与 HBsAg 作用1~3小时可使HBsAg的P/N值显著下降, 但超过3小时后其下降率不再增加.生姜水浸剂在体外对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在试管内对毛癣菌有抑制作用.姜根茎中的姜醇和姜酚具有杀灭软体动物和杀灭血吸虫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血吸虫病.

5. 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 生姜有抗氧化作用.在肥猪肉中加入5%~10%姜片煮沸1~4小时, 可防止猪肉腐败;用此法煮4小时的肥肉, 其过氧化物值(POV)和硫巴比妥酸值(TBA)与鲜肥猪肉相似;加入20%或50%生姜煮沸4小时的肥猪肉, 在30℃的温度下放置90日, 其POV和TBA几乎没有变化.姜的水、乙醇和醚提取物对亚油酸钾酯的氧化作用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尚有报告指出, 加入活性氧清除剂或姜提取物, 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引起的DNA损伤;姜提取物亦能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和亚油酸的氧化.

6.其他作用 生姜泥和生姜浸出液对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姜汁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生长.在一些抗肿瘤药物中加入生姜提取物能减轻肿瘤药物的副作用.生姜在模拟胃液条件下对亚硝化反应有明显阻断作用, 其抑制亚硝酸合成的有效成分对热稳定, 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时间后, 仍保持相当强活性.生姜提取物具有抗过敏的药效, 能防止过敏性休克, 预防某些鱼类蛋白质引起的荨麻疹.


生姜的作用:
1、降温提神 增进食欲:
因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所以,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夏令气候炎热,唾液、胃液的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人的食欲,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病亦有缓解或止痛作用,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引发的疼痛、呕吐、泛酸、饥饿感等用生姜50克煎水喝,可使症状迅速消除。

2、抗菌防病 治疗肠炎: 
美国和丹麦的科学家通过试验证实,生姜干粉可缓解晕动病之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效率达90%左右,且药效可持续4小时以上。民间用吃生姜的办法防止晕车、晕船,有的用生姜片贴内关穴,有明显的防晕效果。盛夏季节,细菌生长繁殖异常活跃,容易污染食物而引起急性肠胃炎,此时适当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茶用沸水冲泡后饮用,能起到防治作用。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对沙门氏菌效果明显。生姜还有杀灭口腔致病菌和肠道致病菌的作用,用生姜水含漱治疗口臭和牙周炎,疗效显著。

3、开胃健脾 防暑救急:
夏天,人们贪凉,喜爱电扇空调对着吹,很容易受寒,引起感冒。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将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中医认为生姜能“通神明”,即提神醒脑。夏季中暑昏厥不省人事时,用姜汁一杯灌下,能使病人很快醒过来。对一般暑热,表现为头昏、心悸及胸闷恶心的病人,适当吃点生姜汤大有裨益。我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里面就含有生姜的成分,目的就是驱风健胃和提神醒脑。


【历代本草著作对生姜的论述】
《名医别录》: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又,生姜,微温,辛,归五藏。去淡,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久服小志少智,伤心气。
《本草拾遗》:本功外,汁解毒药,自余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须热即去皮,要冷即留皮。

《药性论》:使。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逆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合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神效。

《开宝本草》: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
《本草图经》:以生姜切细,和好茶一、两碗,任意呷之,治痢大妙!热痢留姜皮,冷痢去皮。

《本草衍义》:治暴逆气。嚼三两皂子大,下咽定,屡服屡定。初得寒热,痰嗽,烧一块,含咬之终日间,嗽自愈。暴赤眼无疮者,以古铜钱刮净姜上取汁,于钱唇点目,热泪出,今日点,来日愈。但小儿甚惧,不须疑,已试良验。

《药性赋》: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枣有厚肠之说。温经散表邪之风,益气止胃翻之哕。
《汤液本草》:气温,味辛。辛而甘,微温,气味俱轻,阳也,无毒。
《象》云: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治痰嗽。生与干同治。与半夏等分,治心下急痛,剪细用。
《心》云:能制半夏、厚朴之毒,发散风寒,益元气,大枣同用。辛温,与芍药同用,温经散寒,呕家之圣药也。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此药能行阳而散气。
《珍》云:益脾胃,散风寒,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孙真人云:为呕家之圣药。或问东垣曰:生姜辛温入肺,如何是入胃口?曰:俗皆以心下为胃口者,非也。咽门之下,受有形之物,系胃之系,便为胃口。与肺同处,故入肺而开胃口也。又问曰:人云夜间勿食生姜,食则令人闭气,何也?曰:生姜辛温,主开发,夜则气本收敛,反食之开发其气,则违天道,是以不宜食。此以平人论之可也。若有病则不然。姜屑比之干姜不热,比之生姜不润,以干生姜代干姜者,以其不僭故也。

《本草》云:秦椒为之使。杀半夏、莨菪毒。恶黄芩、黄连。

《本草衍义补遗》:辛温,俱轻,阳也。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之圣药。治咳嗽痰涎多用者,此药能行阳而散气故也。又东垣曰:生姜辛温入肺,如何是入胃口?曰:俗皆以心下为胃口者,非也。咽门之下受有形之物,系谓之系,便为胃口,与肺同处,故入肺而开胃口也。又问曰:人云夜间勿食生姜,食则令人闭气,何也?曰:生姜辛温主开发,夜则气本收敛,反食之开发其气,则违天道,是以不宜。若有病则不然,若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须热即去皮,若要冷即留皮用。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姜、枣味辛、甘。固能发散,而又不特专于发散之用。以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荣卫者也。

洁古云:生姜,性温,味辛、甘,气味俱厚,浮而升,阳也。其用有四:制厚朴、半夏毒一,发散风邪二,温中去湿三,益脾胃药之佐四。东垣云:生姜为呕家之圣药。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此物能行阳而散气。又云:生姜消痰下气,益脾胃,散风寒。主伤寒头痛,鼻塞,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又云:生姜与大枣同用,调和脾胃;辛温与芍药同用,温经散寒。


各家论述

1.成无己:姜、枣味辛甘,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药中用之,不独专于发散也。
2.李杲:孙真人云,姜为呕家圣药。盖辛以散之,呕乃气逆不散,此药行阳而散气也。俗言上床萝卜下床姜,姜能开胃,萝卜消食也。
3.《药性类明》:生姜去湿,只是温中益脾胃,脾胃之气温和健运,则湿气自去矣。其消痰者,取其味辛辣,有开豁冲散之功也。

4.《医学入门》:姜,产后必用者,以其能破血逐瘀也。今人但知为胃药,而不知其能通心肺也。心气通,则一身之气正而邪气不能容,故曰去秽恶,通神明。丹溪云,留皮则冷,去皮则热。非皮之性本冷也,盖留皮则行表而热去,去皮则守中热存耳。

5.《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茹,可果可药,其利溥矣。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按方广《心法附馀》云,凡中风、中暑、中气、中毒、中恶、干霍乱、一切卒暴之病,用姜汁与童便服,立可解散,盖姜能开痰下气,童便降火也。

6.《本草经疏》:生姜所禀,与干姜性气无殊,第消痰、止呕、出汗、散风、祛寒、止泄、疏肝、导滞,则功优于干姜。

7.《药品化义》:生姜辛窜,药用善豁痰利窍,止寒呕,去秽气,通神明。助葱白头大散表邪一切风寒湿热之症;合黑枣、柴、甘,所谓辛甘发散为阳,治寒热往来及表虚发热;佐灯心通窍利肺气,宁咳嗽;入补脾药,开胃补脾,止泄泻。

8.《本草新编》:姜通神明,古志之矣,然徒用一二片,欲遽通明,亦必不得之数。或用人参,或用白术,或用石菖蒲,或用丹砂,彼此相剂,而后神明可通,邪气可辟也。生姜性散,能散风邪,伤风小恙,何必用桂枝,用生姜三钱捣碎,加薄荷二钱,滚水冲服,邪即时解散。或问生姜发汗,不宜常服,有之乎?曰,生姜四时皆可服,但不宜多服散气,岂特发汗哉。然而多服则正气受伤,少服则正气无害,又不可过于避忌坐视,而不收其功也。至于偶受阴寒,如手足厥逆,腹痛绕脐而不可止,不妨多用生姜,捣碎炒热,熨于心腹之外,以祛其内寒也。

9.《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煨姜,和中止呕,用生姜惧其散,用干姜惧其燥,惟此略不燥散。凡和中止呕,及与大枣并用,取其和脾胃之津液而和营卫,最为平妥。

10.《本草经读》:仲景桂枝汤等,生姜与大枣同用者,取其辛以和肺卫,得枣之甘以养心营,合之能兼调营卫也。真武汤、茯苓桂枝汤用之者,以辛能利肺气,气行则水利汗止,肺为水之上源也。大小柴胡汤用之者,以其为少阳本经之药也。吴茱萸汤用之者,以其安阳明之气,阳明之气以下行为顺,而呕自止矣;少阴之气,上交阳明中土,而利亦止矣。若人只知其散邪发汗,而不知其有匡正止汗之功,每于真武汤、近效白术汤,辄疑生姜而妄去之,皆读书死于句下之过也。

11.《本经》:去臭气,通神明。
12.《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13.陶弘景: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湿寒热。

14.《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壅隔,冷热气。

15.《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气。   16.《食疗本草》:除壮热,治转筋、心满。止逆,散烦闷,开胃气。
17.《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18.《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19.《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半夏毒。
20.《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21.《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
22.《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疝痛有效。

4楼
raybit 发表于:2011-7-28 12:11:19

食补选时,顺应天时。
要说清楚“晚上吃姜是否等于吃砒霜”的问题,还得从中医的阴阳寒热说起。一天之中有阴阳之分,从午夜开始,自然界的阳气逐渐上升,至中午阳气最旺,气温也最高;午后阳气逐渐衰弱,直至半夜阳气最弱,此时阴气为最甚;午夜过后,阳气逐渐恢复。生命的活动表现属阳,生命的安静表现属阴。中医认为天人相应,白天阳气旺盛的时候应该多活动,温补性质的药物吃下去就可以帮助阳气生发,可以摄人适当的阳性(温性)食物,如生姜等。晚上二阴气逐渐旺盛时,阳气就要收敛起来,不能再像白天那样亢奋,这时如果摄人过多的温热食物或补品,会影响睡眠、影响身体合成代谢,不利于劳累后机体的自我修复,对身体有害。

所以,补益的药物中,温补的(如鹿茸、红参等)应该早晨、白天吃,这样白天就精神;养阴的补品应该下午、晚上吃,人体更易吸收、利用,利于睡眠。由此,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白天吃姜有益,晚上=不宜吃姜。在这里要补充的是,白天阳气旺盛时不能赖在床上,应当在外面工作忙碌;晚卜阴气甚,容易损伤阳气,所以人类发明了房子、被子来规避阴气,此时应该归家守舍。这才是符合天道的养生规律,万物皆同此理,反之则不利。

体质有别,区别对待。
就每一个个体而言,体质有寒热之别。寒热偏差不大的人,按上述即可。但有些寒热偏差很大的人,则应该注意:热盛的人,经常感到身体有各种热的表现,这类人无论白天、晚上都不宜吃姜,而应该多吃寒凉的食物;寒气大的人,经常感到全身有各种冷或怕冷的表现,晚上如果能有姜汤驱寒,则身暖眠安,平时可以多吃温热的食物。

姜有生姜、干姜之分。
生姜性温,以温胃为主,有止呕良效,人称“呕家圣药”,兼具温肺之功。生姜虽温但不燥,不会引起喉咙疼,安全性相当高。
而干姜则性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其热气能行五脏,不可多用、滥用。

从寒热性质疾病的治疗方法来看,中医认为应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热病用寒凉药物治疗,寒病用温热药物治疗。如果病人属于虚寒性体质,患的又是虚寒性质的病,此时夜间吃姜也不必顾忌,这对病情好比是雪中送炭,有益无害;相反,如果病人属于热性体质,患的又是热病,此时纵使白天也不能吃姜,否则对病情无异于火上浇油。患寒性疾病的人,在夜间因受凉而加剧咳嗽、腹痛、呕吐,此时虽是半夜也应该急服热的生姜汤,可以起到温肺暖胃、散寒止咳、止呕止痛的良效,此时生姜是良药,不是砒霜;如果患热性疾病的人中午发热加剧,此时吃姜,便是“杀人”不见血,与砒霜相差无几。
5楼
raybit 发表于:2011-7-28 12:19:35


行者老师讲干姜与生姜 - 转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本经里的干姜与生姜。先讲一下干姜。大家先看一下这个干姜,本经原文是这样的:“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生山谷。”

我们来看这个干姜味辛温,干姜这味药呢,气是温的,味是辛,温呢,大家知道温是春气,温就有升发的这种特性,所以干姜可以升达肝脾阳气,干姜主要的性味是味辛温,它有一点微微的甘味,所以说讲干姜的时候讲归经,干姜入中土脾胃,味辛呢,味辛入肺,干姜又可以去肺中的寒饮。主胸满客逆上气,一般的病为什么会胸满呢?三阴经是由足走胸,三阳经是由头走足,三阴经由足走胸呢是代表着下元肝脾阳气的升达由中土斡旋,而肝郁于肾中之元 阳,而三阳经呢由头走足,三阳经阳气要下潜,首先关于肺胃,肺胃气降,再加上肾气的闭藏,这个胸满呢,清气不升则生飧泻,浊气如果不降在上则生滇胀,这个 胸满是滇胀的一种,所以说呢胸满是三阳经潜降不利而导致的,三阳经是阳气啊,太少阳明,这个三阳经阳气不能潜降,首先第一点大家感觉到就是说上火,但是这 个胸满呢是阴证居多,为什么这样呢,咱们人嘛,三阳经是经络,还带有个腑气,什么脏腑之气,脏腑之气呢,由于我们每天吃饭啊喝水啊,这水谷之气,都要靠三 阳气的下潜,这个腑气的通行,然后才能通降。这个时候呢,腑中的水谷津液不能得降的话,这就导致,肺要逆了,水上高原,中土呢中焦湿满,这是中腑胀满,其 实也是三阳经这个阳气不降,导致浊阴上逆的这种。 

干姜这味药入肺气,主开,有开才能降,所以它降浊阴。“胸满咳逆上气”呢,是它斡旋中州,肝脾的阳气要温升了以后,肺胃这种浊阴才能降下来。这是中焦的一个象打水的辘轳一样旋转的过程。象一般,讲干姜就不能不讲人参了,咳嗽这个病,咳嗽分很多种,但是仲景用外感咳嗽内伤咳嗽用最多的就是干姜细辛五味子,这是它的一种加减法,为什么要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呢,而且是以干姜为主呢,就是 因为浊气不降,上壅于肺中,所以肺气满闷,肺气满,咳逆上气,导致这个咳嗽,要治这种现象呢,首先要降浊阴,温化脾阳。 

大家知道,要降浊阴的话,干姜不如生姜,但是这个干姜既能斡旋中州又能温升脾阳,这是生姜所不具备的,所以选择的药物组合是干姜细辛五味子。至于生姜呢,生姜降浊阴下气通神明,这是它这味药的主要作用。生姜主要治这个呕逆啊腑气浊阴上犯,导致这种病症,所以用生姜。“温中止血”, 出血的病症很多。郑寿全先生开创火神派的,治很多失血病人,用干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现在很多慢性病,消化病出血、肝病导致的一系列吐血,这些 都需要用温中止血的方法,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血为营血,营血之中含藏的是阳气,肝阳,肝阳是易动,动而不居的。所以一般止血,通过温病学派沿袭下来就 是说血宜静而不宜动,主张治疗出血,都是从清热凉血,然后略加以活血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而不知道真正出血是怎么回事,真正出血是浊阴上犯了以后,浊阴的 淤破导致营血的郁阻,然后血错而不回,这种现象,所以干姜斡旋中州了以后,浊阴之气一敛,三阳之气自然就封固住,然后这种出血的情况得到很好的治疗。
这个“汗出”也一样。

“逐风湿痹”。大家看这个“逐风湿痹”, 在治疗风寒湿痹的时候,近代的用药的治疗其实很少用到干姜的,但是呢,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它的根本是什么?首先是要有风邪,风邪是最基础的,然后于 风邪然后寒湿几气杂合,但是呢,平常治病的关健点在于湿邪,没有湿邪的附着的话,其他几邪气不能够停滞,光是有风痹的话,它来去有个周期是很快的,来得快 走的也快,热痹也一样,只有湿气凝滞住以后,它才会缠绵难愈,所以呢,治疗风寒湿痹的关健点在于开化中焦,中焦湿气得化,这种痹症自然而然根源上解决了, 然后再用相对应的养血柔筋柔肝这类方法,这样治起来就会事半功倍了。

“肠癖下痢”,这个就不用说了,温升肝脾阳气,肠癖下痢是什么,这跟前面那个“胸满咳逆上气”是相对应的。内经上讲,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浊阴在上,则生嗔胀。就都是因为中焦不得枢转,肝脾清阳不得上升,肺胃浊气不得下降。

“生者尤良”,大家看,这个“生者尤良”讲的不是生姜,讲的还是干姜。主要是对于生姜来说,炮制过了以后,它的作用跟一般生药材相比,生姜跟干姜相比,这两味药还不太一样,干姜主要讲的多年生的,多年生的母姜,生姜一般是新姜。 

下面再讲这个生姜。把这两个大概讲一遍之后,再进行比较。“生姜,气味辛微温,无毒,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这个“去臭气通神明”道理跟干姜是一样的。生姜跟干姜的主要区别是,生姜的辛味比较足,缓和的温性不足,但是由于它是一年生的,所以它的气味辛味比较完整,用于开破解毒啊,去一些浊气,而生姜呢,是多年发过子姜了之后剩余的部分,它那个辛味已经走散了很多。辛以润之,大家都听人讲过唉呀药物辛燥,辛燥伤阴怎么的,那又为啥说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有时候肺气闭郁了之后,肺气不能通达皮毛,然后导致手足干燥这种症状,其实这个用干姜用生姜效果都比较好的,一般情况下从中焦开化时用干姜。辛以润之,辛以润之以后,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一旦一开了以后,这个肾气就有所闭藏,这个时候呢也可以由另外一方面滋养肾经,这就是辛以润之的概念。 

“微温”。这个微温呢,温性如按气味来分的话,厥阴风木,可以单单是木气,微温呢,就是微微一点少火,大家知道有一个叫温胆汤,温胆汤用的是:二陈、竹茹、枳壳、生姜。而这个温胆汤里头,这个用量最大的是生姜,生姜用量是五两,是其他药的两倍。这个生姜是温胆汤的主药,如果没有这个生姜的话,谈不上温胆。胆呢,是甲木少阳之气,温温而升,就是温胆汤了,大家看这个方子,除了这个生姜之外,大部分都是平而偏凉的这些药物,这些药怎么能温胆呢。足少阳胆经由头走足,生姜 能够降浊气,浊阴一降,然后手少阳三焦经阳气微微温升,这是这个方子的关健所在了,大家以后经常用这个温胆汤就会有体会了。经常用了生姜比较有特点的是真 武汤,真武汤治疗水气上犯,土不制水,用生姜,土不制水这个水气从何而来,是从下元而患的,用生姜镇摄群阴之气,然后是导致这个腑中水谷的阴浊之气,整个 得以清肃,这是生姜的作用,如果真的是下元水寒,寒水之气动了的话,就象那种四逆汤症,寒水之气太过,还是用四逆汤。 

另外是吴茱萸汤。用的是吴茱萸人参大枣和生姜,这个吴茱萸汤里生姜的用量也是非常大的。吴茱萸汤的作用是什么,就是治疗三阴呕逆,三阴这种呕吐上逆和下利什 么的,吴茱萸汤就是厥阴气不开了以后,三阴寒凝以下,导致了三阳不得降,所以头痛啊上焦的那个浊阴上犯啊,下焦又是纯寒的这种病人,用吴茱萸汤效果非常好。

下面再来看,干姜与生姜对比一下。为什么一些方子只能用干姜,有些方子只能用生姜呢,这个生姜的作用,偏于驱邪的作用比较明显一些,为什么驱邪呢,因为它辛散,它就动的作用太强,可以行经络腑中的这些浊阴积滞,而干姜呢比较柔缓一些,它可以温散寒湿,导致五脏经气缓缓收藏,五脏之气是藏精而起亟也,五脏藏五神,五种神气呢,精气闭藏了以后呢时而开发,这是脏。而腑气呢,腑气是通行的,受纳五谷然后进行运化通行,这是六腑的作用。人身就是这样,外而三阴三阳经络,内而五脏六腑,这个经络和脏腑是两个层次,一表一里的。我们用药也是一样,平常生病了以后,首先是外感六淫,天有六气,六气有所偏盛了以后,我们人也有所六气,这个六气呢,受外在六气的偏盛偏衰,产生相互感应,外在寒水之气盛了,感应我们内在的寒水之气,相对应的产生潮夕盈涨,出现很多的症状,这是六 气相互感应。外感六淫呢,就是因为外在六气太过,然后导致体内六气也产生太过不足的现象。这六经发病呢,是一经一经传经的,因为六经之气如长江大河,如环 无端,周而复始的,它不可能是有所停留的,只有病邪舍于脏腑,与内在脏腑机制有所连结的话,这个病程才会凝滞,然后导致一日二日,始终太阳证,始终是阳明证……  

干姜这味药呢,本经里面讲的“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 大家既然学本经的话,首先一条,就是把原文要背会,原文背会了以后,从原文理解反复体会药的本义吧,你看现在干姜的作用,干姜的主要作用还有温脾胃的作用,中焦温脾胃呢,你看我们每天日进水谷,这水谷之气呢,靠什么温化的?这靠元阳,元阳升动,然后脾阳消磨水谷,然后是津液升化。这个时候呢,干姜恰恰可以佐助中焦脾胃湿气的运化。现代人由于饮食比较精美一些,营养物质比较高,精气比较厚重,再加上平常思虑过于繁重,三阳之气不容易潜纳于中土,导致中土无火,就不得温化,所以中土处于寒湿这种状况是非常多的,所以导致很多种疾病,首先上来必需温中土,不管他外表是血热还是其他这种燥症,先温中土,中土湿气一化的话,然后紧跟着不管是滋阴药凉血药,其他的药,然后侍机的才能够各从其性,如果中土湿气庸滞的话,吃多少药也没用,吃了药还是会庸滞中土,导致症状慢慢的加剧。

所以说滋阴药能用吗?你象很多药,熟地?当归?阿胶?首乌?这些滋腻厚重之品,大家学惯火神派的话,一用这些药就感觉,这些药有用吗?这些药真有用,这些药的基础就是说,中土得以运化的情况下,用这些药,它可以收敛脏腑的精气,敛降三阳的这种虚火,如果中土湿气不化的话,这些药进去之后更增加上下的隔阻,三阳之气的更不利于降,三阴之气更加凝滞。

干姜这个药的用处非常之大的,以前临床上遇到的干燥症啊干眼症啊,现在很多医生都喜欢从知柏地黄丸这个路子走,其实不见得,这些病人大都要从中焦温化走,就象树的蒸腾作用一样,没有给足够的阳光的话,你喝下去水都化不了,整个腠理津液不能开达,所以说需要干姜从中焦温化,温化了以后适当加上一些归芍生地这些 滋润之品。象近代彭子益先生写的书里面说,他对姜桂的认识还是不足,他认为这两味药偏于燥烈,临床上用得少,其实不知道现代人的话,中焦寒湿的比比皆是,用姜桂的话是不厌其多,所以十个人里九个人适合用姜桂的,这是有道理的。

干姜有温煦中焦的作用,而生姜呢,生姜就不一样,象我们平常感冒喝一些姜糖水,生姜有发散的作用。生姜这种发散的作用就是说,在近代很多用来治疗水气病,水肿啊,痰饮,多加点生姜进行开散,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饮食入胃游溢精气,转枢于脾上归于肺,这个饮食的精微散布是全身,它这叫精微,只要一有停滞就叫什么?叫湿。停滞得多了,稀的部分叫饮,浓稠的叫痰。这就是痰饮发生的一种原理,这个时候呢,所以治疗痰饮,痰饮的根本在于脾胃,脾胃不得运化了以后,导致肺胃之气有所淤滞。干姜呢是温化脾胃,(温化脾胃呢这个痰涎根本得以活源溯本的这种治疗),而生姜呢辛散,既然这个痰涎津液郁阻在脏腑的脉络之中了,就需要生姜这种药,既能温胃又能开散,所以说很多水气病要加生姜,不但是因为生姜温化,开散作用,开散了以后就通调水道,行水,利气,象那个肺气开散了以后, 水道一行了,水气慢慢归于下元。这是辛以润之。

有的同学问,干姜能治痛风吗?痛风病人都是得在四肢未关节,小关节,关节属什么?凡是关节都属于肝肾,关节是骨啊,骨之缝,百脉溪谷,凡是筋骨的缝隙里面,这里面行的是什么?行的是寒水之精。少阴之地,百脉溪谷皆属于少阴。关节里头出现这种凝聚滞涩呢,第一点肯定是少阴之气闭藏太过不得开化,首先要从温化三阴着手,至于说干姜治痛风呢,咱们不这么讲,就是说痛风呢,也是有很多种情况的,光凭干姜一味药能不能治好,这很难说的。别人说少阴溪谷脉络里有滞涩了,有滞涩了很可能化热,不过要温的话,还要加通行的药物,加生姜,除了干姜还要用生姜,甚至用麻黄细辛这类药。

干姜和生姜是火神派常用药之一。一把姜桂附,赢得火神名。干姜呢,是应用最广泛的。除过现代人这个一般这个饮食厚味,然后精神不藏,导致中土容易湿化,除了这点以外。还有点就是,我们人既生在世的话,秉的是一股阳和之气,这股阳和之气是生生不已的,这是阳气的根本,所以说呢生命的消伐在于一层层的消剥,所以有七损八益之说,象一般的病症,尤其是现在很多病人,三阴病,三阴在下则为寒,三阳在上不降则为热,大部分病人是下寒上热、内寒外热这种现象。这个时候呢,很多流派很多医家呢,只看见了外热只看见了上热,而进行清热凉血,产生了这种温病学派的这种治疗,他们的治疗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很多种疾病通过简单的这种滋阴清热啊,益气养血啊,然后这种浮阳得以敛降,这种病得以一定的好转,但是脾阳只要一下陷了,这个病还会更深重,所以就是说现在火神派与温病派格格不入的根本点所在,只要明白这个道理来说,治病就可以说别具知也,这才是明白一点的好医生,如果临床上只追求疗效,这不是一个好医生。很多种情况,你暂时把病治好了,其实病情已经加重了,你不知道,这种例子大家如果细心观察的话是屡见不鲜的,你就象这种大病,糖尿病这个例子,从滋阴的角度来说,确实使得暂时很多症状都得到好转得到缓解,但是呢,这个滋阴只是一期之用,把这个升降调好了以后,紧跟着还得温升中下元,中下元如果不能温化的话,这个病还是不能根治,好转只是暂时的。很多人就不理解啊,就是在治疗过程中用了些温阳药,反复的用,总见有点效果但是效果又不明白,而且还会出现排病反应,吃一阶段药以后感觉不好,转而找别的大夫吃些滋阴清降的药,当然这个时候你吃一些滋阴清降的药,效果可能会非常好,因为象郑寿全先生所说的,没到收功的时候你收功,得到的只能是蝇头小利,暂时会感觉很好,以后会存在隐患,如果这个大夫不知道取得疗效是怎么回事,以为用药对症了,继续加大药量,这个时候这个病只会日见深重,很快会出现危症。
对于干生姜我先讲到这些,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一下。

6楼
raybit 发表于:2011-7-28 12:27:00

◆问:“通神明怎么解?”
■答: 什么叫神,心主神明,神明是绝对容不得一丝阴气的,我们平常呢浊阴上犯了以后总会感觉头脑昏沉,对事情反应特别迟钝,我们对事情的反应我们认识有时候就是 说,你不需要去理解也不需要去加以分别认识,你只要看它一眼,很多事情就自然印在心里头,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些分别反应,这不是神的作用,如果三阳之气, 内经里有句话就是:“天明而日月不明”。 现在来解释这句话。什么叫天明而日月不明?天明就是三阳之气,阳气,三阳的阳气呢,至于上而不能降,这个时候叫天明,日月不明,日月是什么?日月是人体的 根本,日行于天,这个比喻我们这个神明,心神。比喻我们的心神,只有浊阴,只有三阳的浊气降了以后,天空才一片清朗,而不会有任何焦灼燥热之象。所以说 呢,生姜有下气通神明的作用。
很多病人就是,鼻炎,流涕,耳朵老感觉嗡嗡有点堵,眼睛模糊不清,嘴里有异味,这些,用生姜干姜都可以相互来治疗这些疾病。

◆问:“炮姜跟干姜在用法上有什么区别?”。
■答: 干姜呢,它在临床上分炮姜、煨姜、姜炭这几种差别,煨姜呢,就是不用这种明火,只用这种小火慢慢的熏烤,这是煨姜,然后呢,炮姜的炮制比煨姜深一层,最深 的是姜炭,姜炭已经烧灰成性,在临床上一般用这种煨姜,象有个方子叫逍遥丸,逍遥丸里用的就是煨姜,在治疗失血病人的过程中,一般用炮姜比较多一些,姜炭 作用很微小,建议大家,姜炭其实没有什么作用,要用就用炮姜。为什么在临床上需要将姜炮、煨制呢,生姜这味药本身是辛温的,它辛温是走动的,在于很多病人 呢,三阳本身不降,而这个脏精之气呢,本来就受到亏损,这时阴精不足,阳气容易浮动,但是中土又有湿气不化,在这种情况下呢,如果用姜桂附这些温燥的药, 阳气肯定散而不收,阳气只要散而不收,阳气不能够闭藏的话,这个脏腑的虚寒还是不能温化,所以这个时候选择炮姜跟煨姜,少火生气,微微的,收敛浮火,一般 这种病人体质较差,体质偏薄一点,精气亏损,形质也比较单簿比较瘦弱一些。

◆问:“干姜跟生姜是怎么回事?”
■答: 就是我们拿到的一般吃的姜是生姜,这个生姜是会发芽的,时间长了之后,深秋入冬之后,这个姜慢慢的就会发芽,放的时间长了,把这个芽切去,再种植以后,来 年再长出来的这个姜又是一年的生姜,把这个去掉发芽部分的姜呢就是母姜,这个母姜呢就是干姜,而那个发过芽的那个芽长出来以后的就叫生姜,没发过芽的也叫生姜,我们用的这个干姜是发过芽以后留的,这个干姜呢第一年发过芽以后种生姜,它第二年保持好还会发芽,发过两次芽的这个姜,三年的这种姜,这种是比较道 地比较好的干姜。
生 姜治胃干姜治脾是比较笼统的说法,这种说法虽然有利于大家理解的,但是这个容易淆乱视听吧。你看生姜治胃,什么叫胃呢,为什么叫生姜治胃,这个光从字面来 看意思比较笼统。干姜治脾,为什么说干姜治脾呢,因为这个干姜味道比较浑厚比较缓和一些,它偏于入脏气,然后升达肝脾之阳,所以它干姜治脾,而生姜气味比 较发散比较开散一些,辛入肺胃啊,它可以辛降开散,它可以驱除浊阴,降腑中浊气,所以生姜治胃,它这个说有道理的,但是光从这个字面上的意思,容易教条。  

◆问:“晚上不宜吃姜吗?”
■答: 这个人晚上呢,要看几点,一般到了晚上呢九点到十一点,这个时候是亥时,是阴气最隆盛的时候,阳气需要闭藏的时候,这个时候吃一些生姜呢,会发动阳气,可 以说是往上调动,这个时候呢会使得阳气不容易敛降下来,不利于阳气合降,所以建议晚上少吃点姜,当然这相对于一般人来说的,但是相对于一些病人来说呢,某 些病人本来寒湿之气重,到了晚上亥时之后寒湿之气更重,出现了一些比如胸闷,感觉到困乏,这些症状的,晚上吃一些干姜和生姜还是比较好的,这个因人而异。

◆问:“冬天可以吃姜吗?”
■答:冬天可以吃生姜,但是不能多吃,还是少吃吧,冬主闭藏,吃生姜也是不对的,过到头古人不是说吗“冬吃萝卜夏吃姜”, 冬天呢这个六经之气以闭藏为主,脏腑之气都是以收藏,阳气收藏在内的话容易导致一些淤滞,而这个吃萝卜呢,可以利于腑气的开通,有利于排除浊气,所以冬天 这个萝卜比生姜好得多,生姜这个开散作用比较强,适合布散六经,表一层,又加上夏天呢内在水湿之气比较强,生姜这种温散力比较强,温中化湿。


今天讲干姜,既然讲干姜,大家要把本经的条文背会,只有背会了以后,才能有临证上不断的体会,不断的有所提高,如果不然的话,今天东学一点明天西学一点,这是没有根本,不知道从哪一点根本点为你的基础。大家再看看吧.“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生山谷。”这个要反复的背的。这个“去臭气”是去什么气啊?肺胃之气不降,会有各种气味从口中鼻中出,这是因为三阳之气不能潜降,上交君火不足,所以浊阴上现。干姜斡旋中州,这是一味大将,当然了,很多病光干姜一味不行,要姜附同用。

最常见的胸满闷是心脏病,心脏疾患导致的胸满闷是最常见的,而这种病人呢在临床上是不是经常用干姜呢,这个是不一定的,因为干姜治疗的这个胸满闷跟我们平常 遇到的那种血脉淤阻造成的恰恰是两回事。干姜治疗的胸满闷,是因为中州湿气不化,然后是腑中浊气上逆,阳明浊气上逆导致的,干姜生姜治疗的胸满是因为阳明 之气上逆为主。我们平常胸满闷,冠心病经常见的那种,是少阳之气上逆,这两者是有很大差别的,它往往是满闷心悸心慌,胸胁连胀。这个胸满呢,要分开看,知 道它是肺胃之中的,津液转枢不利,导致的这种痰饮阻塞,胸满咳逆上气。

“湿中止血”。临床上见到出血病人是很多的,但是没有人敢用干姜,你要是没胆量用干姜的话,你哪怕用炮姜也非常管用的。
“出汗”。生姜有辛味嘛,本身就入中州,宣五谷味,开发五谷津液,自然就会出汗的。
“逐风湿痹,肠癖下痢”。肠癖下痢,肝脾阳气不升陷于下,清阳在下则生飧泄,拉肚子。逐风湿痹主要温化中焦湿邪,风寒湿着而为痹主要是由湿邪,没有湿邪它停不下来。
“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生者,说明它的辛温的力量足一些,煨炮的差一些。

“更年期潮热怕冷的可不可以吃当归生姜羊肉汤?”不好说,吃当归生姜羊肉汤可能会更加上火了,因为更年期就是人到达五十岁左右之后,五六十岁之后,元气逐渐衰弱了。内经里讲的:“女子五七,阳明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坠。”女子三十五岁以后,面色开始焦黄,慢慢开始掉头发,面色为什么焦黄呢,阳明脉衰于上,什么叫阳明脉衰于上?这个一身的阳气弱了以后,三阴三阳之气也会不足, 尤其是阳明经气不足,阳明行于面颊,阳明经气不足了以后,是什么现象呢?阳明气想下来没劲下来,它停在上面,它行的是燥金之气,所以脸色焦黄、干燥,按我们通俗的说法是“不水灵”了,这人老了,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明气虚了,而现在人们常常是怎么治的呢?看到上面燥热就是清热去滋阴降火,生怕她活得时间太长了,而不能从根本本源去温化,温养脾肾这是一个大法。你看平常又怕冷,为什么怕冷呢?这阳明之气在上面,它本来应该气纳丹田,阳气归纳于肾中,纳入丹田之里头,然后下元寒水之气才能得到阳气的温化,才能寒水在下,它这个病人上焦外在是热,里边阳气又非常不足所以寒,所以说更年期经常潮热的这种病人,应该先吃点姜附,把下元温化一下,然后 在姜附的基础上再吃一些羊肉什么的。我怕你用当归生姜羊肉汤用生姜的量足不足,如果足的话还是管用的,适当放点附子也可以,这个当归羊肉呢滋养经血的,配 在一起还可以。  

老年人是很容易上火的,很容易形成上火下寒的这种情况。近代温病学派呢都是从上焦滋阴降火,这是一个大流派了,这二三百年来都是害人不浅的。  

大家把这点搞明白之后呢,就不会受温病学派啊火神派啊,无聊的争论了。所以说我们平常讲养生,怎么样养生,长生久视,回光返照,就是要把这衰竭于上的阳气潜纳回去,再灌溉肾中,养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生生不已,才能延缓衰老, 才能达到生长不老了。至于说道家仙家服食的那些东西,在初级的层面上大多数还是温阳药,砒霜啊,钟乳石啊,这些东西都是阳经大热的东西,比附子的热性有过 之而不无及,它的这种温阳的性格象散尽身体的这种浊阴,把阴气慢慢的破散开来,然后呢把虚阳敛回来。  

◆问:“晚上吃了附子理中丸睡不着” 
■答:就看你的体质了,每个人体质不一样,不好解释,晚上为什么会睡着呢,是阳入于阴,阳气为什么不入阴呢,有很多种情况,是阻在少阴经这一块不是卡在阳明这一块了。

◆问:“阳明之气不足了以后导致这种面焦衰老怎么治?”
■答: 温阳啊,温中下元阳,四逆汤!但是这个也不是太管用的,为什么?因为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每天要应付外在的事情很多,生活节奏快,情绪也比较紧张,三阳之 气容易浮动在外,好不容易在晚上呢该收藏了又熬夜,又潜藏不下去,所以呢这个时候如果用四逆汤,用什么温阳的药,把阳气一旦温上去了,阳气足了,能下来 了,但是你又不给它机会下来,所以更加导致脱发啊面色焦黄的这些,象诊室里很多病人,吃了温阳药后,精神了体力也好了,掉发多了,这个不好办了,他平常不 能达到这个静养,你这时候一温阳,阳气足了以后,也容易导致脱发失眠这些,遇到这种病人呢要边温边降,在温阳的时候也要有敛降,这个也是没办法的,所以有 时候治病也是很无奈的。

◆问:“冬天怕冷能用四逆汤吗?”
■答: 不一定。这个四逆呢,你看是虚而逆呢,这个营血不能够温煦四肢呢,它这个营血是闭阻在里面呢,还是因为营血虚寒不能达四未呢,他如果是血淤啊或者肝气容易 郁滞在里面的,以淤为主的话,你就不能用四逆汤,用四逆汤肯定会出现一些火逆的症状。如果纯悴是三阴虚寒的话,那四逆汤用下去肯定会其效如神。
干 姜治疗的胸满闷啊,是因为肺气,肺胃之气浊气不降啊,而那些心血管疾病的跟这种是不一样的,因为它的肺胃不降是因为太阴寒湿不化之后阳明的这种寒湿浊气也 不降,病在阳明,不管是用生姜还是干姜呢,他都是脾胃的浊气,而象那种冠心病呢,很大的程度是关于少阳之火上逆,这是两者有所差别的。

◆问:干姜跟砂仁的区别
■答: 干姜跟砂仁的区别很大啊,干姜甘温啊,入中焦。砂仁辛燥,燥烈一些,砂仁的辛味就是说辛散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中医上讲究,大辛则大开啊,阳极而生阴,砂仁 这种辛散呢已经象附子一样了,已经可以闭藏阳气了,所以入脾肾两经,可以封藏阳气。关于这个肾阳亏虚的一些病,砂仁可以封藏中下元阳。

◆问:冠心病跟心包经有关吗?
■答: 首先这个冠心病是西医的名词,跟中医不好对应的。心包经主要是什么?足厥阴肝经由足走胸,主升,手厥阴心包经由胸走手,主降。平常我们很多人胸烦满闷。这 种心中烦郁不舒,无由苦恼的,很多跟心包经有关,因为心包相火不得潜降。大家可以看看我们脉象,我们脉呢,一般讲的是手太阴肺脉,关前九寸关后一寸,定的 是我们现在的寸口脉,而关前的丸寸脉呢,有很多人都不是沿着手太阴肺经走,而是内斜于手厥阴心包经,所谓的内斜脉,现在人内斜脉比较多,就是说足厥阴肝经 呢升动不利,无力,导致手厥阴心包经呢,潜降也无力。所以手厥阴心包经相火郁于上,手太阴肺脉不能直上,所以内干于手厥阴心包经。这种情况很常见。
我们讲的心包经跟冠心病是否有联系呢?这个不好说。冠心病是病在血脉,血脉内部有淤阻的话,你看炙甘草汤是从阴分入手……地中胶黄,生地阿胶,由阴分缓缓去化它,然后加上清酒七升。下次讲桂枝,顺便把咳喘讲一下。大家不是讲吗?外科不治癣,内科不治喘。其实喘症没什么不好治的,只是因为温病学派兴盛,以前温补派的乱用,导致医法不明,导致喘症没办法治。其实用经方来治是非常好治的。

◆问:小孩适合每天早上喝生姜水吗?
■答:肯定不适合。这个生姜水姜糖水呢,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适当用一用,即使是他中上焦有寒湿的,也只是暂时用一用,这个生姜的气味比较发散,再加上小孩子的元阳之气比较浑圆,但是这个阴精的形质又不足,老喝这种生姜这种燥烈东西很容易消伐的。

◆问: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早博?
■答:发生早博的原因有很多。平常我们中医讲的早博是什么呢,结、促、代、微、涩脉都会发生脉博的这种间歇,根据不同的脉象来分析出现不同种的疾病。这个要分门别类的讲。

◆问:寒湿病人脾虚可以用干姜吗?
■答: 糖尿病病人,干姜是味好药。脾虚不一定要用干姜,脾虚有参芪术草,都可以用,为什么偏偏用干姜呢,很多糖尿病人脾虚的其实是阴虚火重,可以适当加点炮姜, 不一定要用干姜,因为他中焦没有湿,中焦脾胃都已经从燥化了,用干姜继续燥热不太合适。但是现在很多糖尿病人中土从湿化,所以还是要用干姜的,究竟要不要 用干姜,要看中土是从燥化还是从湿化,从燥化就用白术了,白术可以治脾经的,参芪就少用了,用点白术,山药,然后用点归、芍养养肝血。

◆问:如果阴虚火旺的病人按照实火误用了苦寒药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答: 不一定。你要看你怎么用苦寒药了。阴虚火旺的病人中土是从燥化的,你用知柏地黄丸效果会非常好的,用完后短时间内症状会很快的改善,火气归元了,就看阴虚 火旺的病人中土从湿化,中土恰恰却是还是一片寒湿的,这时你用苦寒药要非常注意,即使你用点知柏的话,中焦也得用点干姜、茯苓。

◆问:如果让小孩子戴着这种干姜肉桂的布兜,每天喝生姜水。
■答: 这个要看小孩的体质了,如果这个小孩一生下来就是寒湿的体质,确实是可以戴一阵子。但是你说如果一个普通的孩子就么用的话,不是好事情。现在生活节奏比较 快,小孩子接触东西也比较多,你用这个干姜生姜肉桂这些东西,就容易导致扰动他脏腑的经气,偏于动的一面。这个人啊,还是需要静养的。很多人身体不好,但 是他活了很长时间,但是有些人精神特别好身体好,却活了时间短。就是一个过于好动,一个虽然体质差,有寒湿,偏于敛藏的这两种现象。
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未经发表者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其间内容与 EDIY.CN 论坛立场无关
*本站相关芳香疗法信息,仅供芳香疗法爱好者研究与保健应用,并不能取代正统医疗,仅此说明*
Copyright ©2001-2020 中国芳香疗法论坛 法律顾问:张珮琳 沪ICP备12049341号-1
China Association For Holistic Aromatherapy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200 s, 2 queries.